查看原文
其他

拒绝为他人而活,你需要再狠一点

2017-09-02 周小宽 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

作者| 周小宽

公众号:心理公开课(ID:yixinligongkaike)

编辑 | zoe

“ 拒绝为他人而活,你需要再狠一点”



“为什么我成功了却不快乐?”

“为什么我实现了目标但是我还是这么焦虑?”

“我学业优秀,读着最好的专业,可为什么我一点前进的动力也没有?”

 

如果你的成绩并不是你自己真正的目标,你的努力就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,那你即便成功也很难体验到真正的快乐。


如果你的努力中满含了对他人的愿望的妥协,那么即使你看上去优秀,也难以积累出让你收获自信的“自我价值”。

 

学会分辨你为之努力的是自己的愿望还是他人的愿望,这个成功是自己想要的成功还是他人强加给你的必须的成功,是自我成长的重要功课。


 01 

别人定义的成功,不会让你真的快乐


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段歌手张靓颖的采访视频,印象深刻,那时她正在参加《我是歌手》。



“我想在这个比赛里,检验自己这几年的成绩,我停掉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,我想在唱歌上有突破……


我必须要喜欢才能继续做下去,我不能总是妥协,如果我一直妥协下去,我可能会不再喜欢唱歌。”


她这样说,也这样做了。

 

在那个竞争激烈、各路大腕卯足了劲的比赛里,她唱了似乎不属于她的风格的《冬天里的一把火》,《离歌》。她没有夺冠,早早被淘汰。


但是我看到了她放开自己、忘记比赛、享受其中的画面,那样歌唱的姿态,让我产生了共鸣。

 

为了自己而唱,为了自己而努力,就是她的选择。


在别人的要求下,你必须要取得的成功,无论怎么粉饰,你内心深处体验到的大部分都会是压力,这种成功,不会真的让你很快乐或者很满足,也不会让你收获真正的自信。

 

你可以用理性找到很多理由,说服自己的大脑——我这样做是好的,是正确的,是必须的。


但是你永远无法说服你的内心感受,你也永远不可能欺骗你的潜意识。



没有人会真正喜欢“被操纵”。


而这些不舒服的内心感受和潜意识,会一直对你的“自我”发出强烈的信息,让你无法在这种“为他人取得的成功”进程中,感受到真正的快乐。


而且,如果这个努力不是出自你真心的“想要”,你会一直有一种“被压迫感”,被别人的意愿或者某种主流价值标准控制和禁锢的感觉。


这种感觉会让你不自觉地流失掉很多本来属于你的动力,让你的本能开始厌恶或逃离你正在做的事情。


“如果我一直妥协下去,我会不再喜欢唱歌。”


当我听到这位歌手说出这句话,我看到了一个愿意对自己的心愿保持诚实的坚持的她。


这种对自己的心愿保持“诚实地坚持”的态度,决定了我们能否为自己而努力,而不是活在被动地替别人去达成心愿的、完成他人的目的的人生中。


 02 

拒绝为他人努力,需要一定的勇气



很多人活在“为别人努力”的生活中,甚至从来就没有觉察到这一点。


从小,我们似乎就在为了父母而学习,没完没了地写作业。


长大了,有的人还是为了父母或者别人的眼光来挑选自己的工作、恋爱甚至为了父母亲朋做出诸如结婚、离婚这样重大的人生抉择。

 

如果我们的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到,可以直接拒绝那些“为了你好”给你安排的目标,我们就没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,并将它付诸行动。

 

所以有时候,成功不一定会让你快乐,失败反而会给人带来快乐。因为“搞砸”别人给你设定的目标,就是潜意识表达自己内心声音的一种“婉转”的方式。


我小时候的一个好朋友,学霸一枚,她妈妈对她的要求一直特别特别高。


当时小学升初中,她妈妈非要她考我们那最好的一个中学,是外国语学校,需要住校,里面都是尖子生。


妈妈在家督战她学习了整个六年级,她曾经告诉我,她每天要学到十一点多才能上床睡觉。


这件事,对于每天晚上九点就上床的我来说,很震撼。


考试前她对我说,虽然害怕考不上让妈妈失望,但是她不想离开家,离开一直陪她长大的外婆,去那样一所封闭式学校,没完没了的学习,然后出国。

 

后来考试成绩出来,她没有考上。


在家被妈妈训斥了两天的她,获准出门后来到我家楼下找我时,那一脸明媚灿烂的笑容,是那么真实。


对于自己的失败如此欣然地接受,当时觉得很意外,这么多努力都白费了啊,可现在想起来,却懂得了她的感受。

 

我们不想伤害那些对我们有殷切盼望、口口声声为我们好并确实付出了很多的亲密的人。


如果不满足他们的期待,主管道德的那个严厉的“超我”就会跳出来指责我们,让我们体验到难以承受的愧疚感。


所以我们常常会告诉自己,我一定要做好,要成功,要实现他们的期待。

 

我儿时的朋友,当时还是个孩子,没办法和妈妈说出自己的心声:她不想离开家,不想寄宿,所以不想上最好的学校。因此她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,并作出一百分的努力。到最后,不小心的考砸,换来了她的解脱。


我们现在已经成年,那也意味着,即便“超我”会跳出来指责你,父母会和你争论,你还是可以选择诚实地坚持你的心愿,尝试清晰地表达自己,而不一定要以这种“搞砸”的方式来和你不喜欢的“安排”抗争。

 

如果你真的长大了,拥有一个核心自我,就没有人真的可以“安排”你,你可以划出界限,好好地表达拒绝。


除非,你还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责任能力的孩子,要么在别人的安排里以无所事事消极抵抗;要么在别人的心愿里,背负压力、被动地努力着。


 03 

为自己努力,才能积累真正的自信



有的人也许会说,我根本不能判断,这个愿望是我的还是别人的。


我也不知道,我的努力,是为自己做的还是为别人做的。


有时,做出判断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这和寻找真实的自我,其实是同一件事。


在这里,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:


我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这个?


我是想要这个目标的达成,还是想实现它去讨好谁,取悦谁,向谁证明自己?


我想要大家都喜欢我肯定我,才去做这些努力,还是纯粹只是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?


我要的是别人眼中的成功,还是属于我自己的成功?


对于一个歌手来说,在一个重大的比赛中,按照大众的定义或期待的话,得到冠军是成功,过早淘汰就是失败。


但是,对于张靓颖,如果她本人“不认同”这种失败和成功的定义,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来定义成功和失败:


在所有的舞台上,都重复自己之前的套路去表演,即便取得好的成绩,她会变得厌倦唱歌,不再享受为了唱歌而努力的过程,那么这就是她的失败。


如果在一个难得的舞台上尝试了自己新的风格,让所有人看见这个蜕变的自己,体验了这种挑战的过程,那么她做到了,就是成功。

 

这时候,可能有人会说,只有像张靓颖这种,已经建立了强大自我的人,对自己很有自信的人,才能毫不费力地做到活出自我,为自己努力吧。


像我这种不够相信自己的判断、不够强大和自信的人,恐怕很难。


然后开始问:我怎么才能强大?我怎么才能拥有自信?


其实,并不是这样。


并不是已经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做到“为自己而努力”,而是,无论你是谁,只有你选择了为自己努力,选择坚持自己的心意,你才有自信、强大的可能。


我们要知道,为了别人的努力,和为了自己的努力,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努力,取得的成功,也是截然不同的成功。


前者,只有结果才有意义,结果就是一切。


没有人在意你的过程、你的内心,为了别人的努力,大家需要看的就是最后的成绩。


你自己也会不在意过程和内心感受,渐渐讨厌努力,也不再享受所谓的成功,被追求目标达成的焦虑占领,失去真正的动力和方向。


而后者,过程比结果重要。


假如那个“想要”的心愿是你自己的,是属于“真实自我”的,那么就算非常艰辛,你也会享受美好的“过程体验”中。


此时只要稍微取得一些成绩,你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。只要你取得了进步,你会为自己真心感到骄傲。这些才是宝贵的“自信”。


在这个过程中,这些自信可以通过我们的一步步努力,渐渐得到积累,而我们也会渐渐强大,成为一个活得有目标和力量的人。


 04 

最后



往往,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兼而有之。既完成别人的期待,又能成全自己的心愿,是最好的。


但很多时候,并不存在兼而有之的选项。


此时,若能够舍弃某些“别人定义的成功”,才能有精力去做好“为自己而努力”的事情。


选择为自己努力,让那种为自己而活、为自己努力的真实体验,慢慢不断累积,才能让你成为一个能感受到“我正掌控着自己的人生”的强大的人。


要知道,自信和强大从不是从天而降,它来自于你克服内心畏惧的一次次尝试和体验之中。


你做出了取舍,选择为自己努力,你才有可能体验到强大,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。


本文转自壹心理旗下最有料的公众号:心理公开课(ID:yixinligongkaike)


- The End -

【扩展阅读】

1、当我们谈女性独立时,实际是在谈论什么?

2、心理咨询中面对移情怎么办|宋光伟

3、为什么说“改写过去”的愿望会把你困在原地?

【扩展学习】

心方向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实习项目培训计划(9月10日开班,北京)


【工作室近期活动】

心方向工作室心理咨询来访者招募(面询&视频,9月中旬截止报名)



心方向心灵成长工作室

倡导专业关怀 以爱引领成长


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工作室

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实习成长摇篮


咨询热线:010-82359976

微信平台ID:newsoulvip

官网:www.bjnewsoul.com

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锦秋家园9号楼405



关注后回复以下 关键词查看相应文章:

书单 |恋爱 | 爱情 | 精神分析 | 催眠 | 意象对话 | 肛欲期 | 婚姻 | 亲子 | 抑郁症 | 死亡 | 拖延症 | 穷养富养 | 心理咨询 | 同性恋 | 共情 | 自闭症 | 焦虑| 分离焦虑 | 婴儿观察 | 危机干预 | 自杀 | 婆媳关系| 沙盘游戏 | 说服 | 全能自恋 | 个人体验 | 丁克| 隐形攻击 | 心理咨询设置 | 释梦 | 亲密关系 | 人际关系| 防御机制 | 强迫症 | 倾听 | 罗杰斯| 自恋 | 应激障碍 | 性教育 | 神经症 | 精神分裂| 边缘性人格| 心理剧 | 人格障碍 | 潜意识 | 俄狄浦斯| 强迫性重复 | 临终关怀 | 安全感 | 异地恋 |多重人格 | 断舍离| 分手 | 失眠 | 箱庭 | 假性自体 |神经症| 自我催眠 | 人际边界 | 沉默 | 缘分 | 性取向 | 实习 |咨询师| 更多关键词逐步更新中,回复“目录”可以查看所有文章

如需预约心理咨询可点击公众号右下角查阅30位心理咨询师的简介,也欢迎添加小兰微信号13810878403,获取更多心理学新鲜知识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